为变瘦坚持 3 年过午不食,她的现状让人反思

河南女子李娟为变瘦坚持 3 年过午不食,虽成功减重却致营养不良,如今放弃极端方式回归健康生活,其经历引人反思减肥与健康的平衡。

河南新乡的李娟站在镜子前,指尖划过锁骨凸起的轮廓,那件曾经勒得喘不过气的 L 码连衣裙如今在身上晃荡。三年前她在体检单上看到 “BMI 28.7 超重” 的字样,转身就把家里的零食柜上了锁,从那天起,“过午不食” 成了她雷打不动的生活信条。

体重秤上的数字游戏

第一天傍晚,胃里的饥饿感像潮水般涌来,李娟抱着热水袋缩在沙发里,电视里的美食广告让她咽了咽口水。她在手机备忘录里打下:“第一天,坚持就是胜利。” 那时她不会想到,这场与食欲的拉锯战会持续整整三年。

起初成效惊人,第一个月体重就掉了 8 斤。同事们围着她惊呼 “娟姐你怎么瘦了”,母亲却在电话里唠叨:“你这脸都尖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李娟对着视频里的母亲扬起笑脸:“妈,我在吃减肥餐呢,健康得很。” 挂了电话,她悄悄把刚煮好的鸡胸肉倒进垃圾桶 —— 下午三点之后,任何食物都是禁忌。

体重秤上的数字跳到 108 斤那天,李娟特意去商场买了条 S 码的牛仔裤。试衣间里,她看着镜中腰腹的赘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肋骨线条,兴奋地发了条朋友圈:“三年努力,终于活成了想要的样子。” 配图里,她穿着新裤子站在体重秤旁,笑容灿烂。

被偷走的健康密码

变化是从第二年开始的。先是频繁的头晕,有次在超市排队结账,眼前突然发黑,幸亏旁边的大姐扶了一把。医生说是低血糖,让她按时吃饭,李娟却在病历本上画了个叉 —— 过午不食是她的底线。

接着是脱发,每天清晨梳头,木梳上都缠着密密麻麻的头发。母亲从老家赶来,看到卫生间地漏里的发丝,当场红了眼眶:“娟啊,咱不减肥了行不行?你看你这头发掉的。” 李娟躲进卧室,从抽屉里翻出假发片别在头顶,对着镜子安慰自己:“没事,换季而已。”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公司年会上,她穿着新买的礼服主持节目,中途突然心悸手抖,话筒差点掉在地上。去医院做了全套检查,医生指着报告单上 “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 的字样,语气严肃:“你这是饿出来的病!再这样下去,子宫都会萎缩。”

餐桌上的灵魂拷问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李娟路过常去的面包店,橱窗里的草莓蛋糕正散发着甜香。三年来,她第一次在下午三点后走进这家店,买了块最大的蛋糕坐在角落。叉子戳进奶油的瞬间,眼泪突然掉了下来 —— 原来食物的味道这么好,原来饿肚子是这么难受。

那天晚上,她给自己煮了碗鸡蛋面,面条吸饱了汤汁,卧着金黄的溏心蛋。吃到一半,母亲端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来,看到餐桌上的空碗,愣了半天没说话。李娟放下筷子,突然哭出声:“妈,我错了,我不该拿身体开玩笑。”

现在的李娟不再盯着体重秤,她报了个瑜伽班,每天下班后跟教练练习拉伸。周末会约上朋友去吃火锅,不再计算卡路里,而是尽情享受食物的美味。上次体检,BMI 回到了 21.5 的正常范围,医生说她气色好多了。

瘦身后的生命思考

在小区公园散步时,李娟常遇到年轻姑娘讨论减肥。有人指着她的背影说:“看那个姐姐好瘦啊,肯定是节食了。” 她会转过身,笑着拿出手机里的旧照片:“我以前更瘦,但也更傻,为了好看差点把自己饿垮。”

她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健康饮食的心得,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女孩们:“真正的美不是骨感,而是能精力充沛地拥抱生活。” 评论区有个女孩留言:“娟姐,我也在过午不食,看到你我突然害怕了。” 李娟私信她:“来阿姨家,阿姨给你做顿好吃的,咱们慢慢聊。”

如今的李娟爱上了烘焙,周末常常在厨房忙活一下午。烤箱里飘出面包的香气时,她会靠在厨房门口,看阳光洒在台面上的面粉上,像撒了一层金粉。母亲总说她现在 “胖了点,但看着舒服”,她摸着微微圆润的脸颊笑:“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那天整理旧物,李娟翻出三年前的备忘录,最后一条停在第 1095 天:“今天吃了晚饭,面条很香,肚子很暖。” 她把手机放在桌上,走到阳台给新买的多肉浇水。楼下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她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有泥土和食物的混合香气 —— 这是她用三年时间才读懂的生命滋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