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万岁山武侠城”锁喉事件”:一场关于规则意识与公共文明的深度叩问

河南万岁山武侠城游客锁喉工作人员、众人哄抢道具事件,暴露出部分人规则与文明意识缺失,需景区完善管理、社会多方合力,以重建公共秩序与文明。

2025年8月9日,一段令人瞠目的视频在网络引发轩然大波——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内,一名男游客突然从背后对工作人员实施锁喉、捂嘴,将其摁倒在地,而周围其他游客竟围观哄抢道具,无人制止。这起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暴力事件,不仅撕开了个别游客文明素养的遮羞布,更折射出我国公共空间治理中的深层矛盾。当”武侠”遇上”野蛮”,这场闹剧背后的社会病灶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一、事件透视:文明外衣下的暴力冲动

根据多方证实,这起冲突发生于8月7日的万岁山武侠城景区。目击者描述,事件起因竟是游客哄抢工作人员手中的道具——这个在正规景区本应有序发放的纪念品,却引发了一场失控的群体骚动。视频中令人震惊的画面显示,一名男性游客突然从背后袭击工作人员,实施锁喉、捂嘴等暴力行为,并将其强行摁倒在地。更令人心寒的是,周围其他游客不仅没有劝阻,反而趁机加入哄抢道具的行列,对被侵害的工作人员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冷漠。

这种”暴力+哄抢”的复合型失序行为,暴露出部分游客畸形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专家分析,哄抢行为往往源于”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和从众效应,而暴力袭击则反映出某些人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不惜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的危险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涉事景区为武侠主题乐园,本应弘扬”侠义精神”,却上演了如此违背侠义本质的闹剧,形成强烈的讽刺反差。

二、景区管理: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的双重拷问

万岁山武侠城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接到多位游客反映此事,承诺后续将加强安保力量,及时制止类似行为。然而,这起事件暴露出的管理漏洞远非增加安保人员就能简单解决。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多数主题景区在节假日期间都面临游客流量激增的挑战,但相应的应急预案往往停留在纸面,缺乏实战演练。

在万岁山这起事件中,多个管理环节存在明显缺失:首先,道具发放环节缺乏有序组织,导致游客哄抢;其次,暴力行为发生时现场安保未能及时介入;再次,监控系统可能未能有效记录全过程,影响后续追责。更值得深思的是,景区对于可能发生的冲突风险是否有充分预判?日常是否对工作人员进行过自我保护培训?

对比国际知名主题公园的管理经验,东京迪士尼乐园的”和平条款”与快速响应机制、迪士尼乐园的”宾客服务”理念都值得借鉴。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优秀的景区管理不仅在于硬件设施,更在于建立起预防冲突、化解矛盾的软性机制。

三、社会病灶:规则意识缺失的集体焦虑

这起看似孤立的景区冲突事件,实则是当前社会规则意识缺失的缩影。从高铁霸座到景区插队,从哄抢货物到暴力伤人,类似事件频发背后,反映出部分公民将个人欲望凌驾于公共规则之上的危险倾向。社会学者指出,这种”丛林法则”思维的回潮,与当前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规则教育不足密切相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中其他游客对暴力行为的冷漠旁观,暴露出公共精神的严重缺失。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指出,”公民的冷漠比暴政更可怕”,当每个人都只关注自身利益而漠视他人权益时,社会公序良俗将荡然无存。在万岁山事件中,围观者的哄抢行为不仅加剧了冲突,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集体无意识”。

更深层次看,这类事件折射出我国公共文明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公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并未同步提升,”富而不贵”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培育与之匹配的文明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四、治理之道:从应急管理到长效建设的多维路径

针对此类事件,景区管理方亟需构建”预防-响应-追责”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在预防层面,应优化道具发放等易引发冲突环节的流程设计,采用预约制、限量发放等方式减少哄抢诱因;在响应层面,加强安保力量部署与应急演练,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制止暴力行为;在追责层面,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对涉事游客依法追责,形成震慑效应。

从社会治理角度看,需要建立起”教育-惩戒-引导”的综合机制。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景区提示等方式加强公共文明教育;另一方面,对严重失信行为纳入旅游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鼓励游客在遇到不法行为时勇于制止。

更为根本的是,要将此类事件作为公民教育的典型案例。学校、社区、媒体都应以此为契机,开展规则意识、同理心与公共精神的教育。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每个公民都成为文明秩序的维护者,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

万岁山武侠城的”锁喉事件”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当前我国公共文明建设中的短板与不足。当武侠世界的侠义精神遭遇现实中的野蛮行径,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事后的谴责与处理,更是对规则意识的深刻反思与重建。从景区管理到社会治理,从个人修养到文明培育,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类似的闹剧不再重演,让”侠义”真正回归其弘扬正义、守护文明的本质。这起事件应该成为推动我国公共文明进步的一个转折点,而非被时间冲淡的又一个网络热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