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隐形大佬”:李斌的”朴素哲学”里,藏着新势力造车的终极答案

蔚来创始人李斌作为三家上市公司大佬,以”不带保镖、独自坐高铁甚至站立”的朴素出行方式,展现其扎根用户的经营哲学,用务实态度助力企业收获用户信任与业绩增长。

上海虹桥站的高铁候车厅里,一个穿着浅灰POLO衫、卡其色休闲裤的男人正低头刷着手机。他脚边放着一个磨旧的帆布包,包带上还沾着星点咖啡渍——若不是有人认出他胸前别着的蔚来工牌,很难将这个身影与”三家上市公司掌舵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人”的标签联系起来。

这是2025年8月的普通一天,蔚来创始人李斌又一次选择独自乘坐高铁出行。没有保镖开道,没有助理提包,甚至连座位都要在12306上抢——这场景放在任何一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里,都足够让公关团队捏一把汗。但对他而言,这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

一、从”漏雨土坯房”到”纽交所敲钟人”:他的字典里没有”应该”

李斌的童年记忆里,最清晰的画面是老家安徽太湖县的土坯房。每到梅雨季,屋顶的瓦缝就会渗出细密的水痕,在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我妈总说,’穷日子要过出甜滋味’。”他后来在蔚来用户社区分享这段往事时,配图是自己小时候用竹篾编的菜篮——那是他帮家里干农活的”杰作”。

这种刻进骨子里的”朴素”,贯穿了他的整个成长轨迹。从县城中学到北大社会学系,他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书包里永远装着两个馒头。”食堂的菜贵,省点钱买书。”他曾在访谈中笑言,”那时候总觉得,知识比红烧肉更顶饱。”

2000年创办易车网时,他的启动资金是父母东拼西凑的10万元。”办公室就在地下室,冬天靠电暖器取暖,夏天蚊子多到要挂蚊帐。”早期员工回忆,李斌的办公桌永远堆着报表和用户调研问卷,”他总说,’我们不是要做高大上的平台,是要让每个买车的人都觉得实惠’。”

这种”接地气”的基因,在他创立蔚来时表现得尤为明显。2014年,当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还沉迷于”PPT造车”时,李斌带着团队在合肥的工厂车间里住了三个月。”我每天蹲在生产线旁,看工人拧螺丝的角度,记电池包的散热数据。”他说,”造车不是造艺术品,是要让用户在暴雨天开车不漏水,冬天充电不发抖。”

二、”不带保镖”的背后:他把”用户思维”刻进了企业DNA

2023年蔚来NIO Day上,有位老用户举着话筒问:”李总,您为什么总自己坐高铁?”他笑着回答:”我18岁前没坐过飞机,现在能坐高铁已经很好了。再说,和用户挤挤地铁,说不定能听到更真实的需求。”

这句话揭开了他”朴素出行”的另一层逻辑——作为连续创业者,他比谁都清楚:真正的商业智慧不在镁光灯下,而在用户的真实反馈里。

2024年冬天,李斌在合肥政务区坐地铁时,听到两位阿姨讨论”换电太麻烦”。他当场掏出笔记本记录,回到公司后立即召集技术团队:”用户说换电站排队时间长,不是抱怨,是提醒我们要把效率提上去。”三个月后,蔚来推出”预约换电”功能,用户通过APP就能查看附近换电站的实时排队情况,平均等待时间缩短40%。

这种”用户至上”的思维,让蔚来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赛道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当其他车企忙着堆配置、打价格战时,蔚来把预算花在了用户社区建设上——他们在全国建了300多个NIO House,里面有图书馆、咖啡厅、亲子区,甚至还有用户自己组织的摄影展。”我们不是卖车,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李斌说,”而生活方式的细节,藏在用户的每一次吐槽里。”

三、”站着乘车”的企业家:他的”反套路”藏着新商业文明的密码

在商界,李斌的”反套路”早已不是秘密。他拒绝过所有为他安排的”专属通道”,坚持和普通用户一起参加NIO Day的抽奖;他取消了高管专车,要求管理层每周至少有一天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甚至在蔚来最艰难的2019年,他自掏腰包给员工发年终奖,却把自己的奖金捐给了乡村教育基金会。

“我见过太多企业家,把’成功’穿在身上,把’地位’挂在嘴边。”一位跟随他十年的老员工说,”但李总不一样,他总说’我们只是幸运的普通人’。”这种”去光环化”的姿态,反而让蔚来收获了更真诚的用户信任。在某汽车论坛的投票中,蔚来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连续三年位列新势力第一,有用户留言:”买蔚来的车,买的不是车标,是李斌那股子’实在劲儿’。”

这种”实在”,最终转化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蔚来营收同比增长42%,用户复购率达68%,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有率突破18%。更难得的是,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时,蔚来依然保持着30%以上的毛利率——这背后,是用户对其”高品质服务”的认可,更是李斌”朴素经营哲学”的胜利。

上海虹桥站的检票口,李斌刷完身份证,转身融入了候车的人潮。他的帆布包上,别着一枚用户送的”蔚来社区之星”徽章,在人群中微微发亮。旁边的乘客认出了他,小声说:”这不是蔚来老板吗?怎么没保镖?”旁边的大姐笑着接话:”人家是真把用户当朋友,不像有些老板,出门比明星还架子大。”

列车缓缓启动,窗外的城市天际线逐渐模糊。李斌打开电脑,屏幕上是用户刚发来的换电站优化建议。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今天在高铁上听到三位用户聊续航焦虑,下周研发会要重点讨论超充技术的落地进度。”

这或许就是李斌最动人的地方——他从农村的土坯房走来,却用最朴素的初心,打破了”成功企业家”的刻板印象;他执掌着千亿市值的企业,却始终把自己当成”最普通的服务员”。在这个崇尚”高大上”的时代,他用”不带保镖”的选择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商业高度,从来不是靠排场堆砌的,而是靠对用户的敬畏、对细节的坚持,和对初心的守护。

当列车驶入隧道,黑暗中,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是用户社区的新消息:”李总,今天坐高铁的样子,比任何广告都打动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