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黄铁路隆叙段扩改收官:西部陆海新通道迎来”关键一跃”​​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改项目正线架梁和铺轨任务全部完成,预计年底通车,将打通川南至北部湾陆海联运大动脉,提升物流效率,促进区域经济联动,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7月22日,随着最后一孔桥梁稳稳架设在预定位置,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正线817孔架梁、新建段101公里铺轨任务宣告全部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这条连接川南与北部湾的重要通道距离年底通车目标仅一步之遥。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隆黄铁路隆叙段扩改项目的建成,不仅将极大提升区域铁路运输能力,更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北部湾经济区的联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项目概况:从”分段建设”到”全线升级”​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北起成渝铁路隆昌站,途经隆昌市、泸州市,跨越沱江、长江两大水系,南至已建成的叙毕铁路叙永北站,全长138.6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设11座车站。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采用”裁弯取直”的优化方案,将既有铁路设计时速从80公里提升至120公里,运输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值得注意的是,隆昌至叙永段既有铁路并非新建线路,而是由隆泸、泸纳、纳叙三段分期建设而成。其中,隆泸段于1992年建成通车,泸纳段2007年投入运营,纳叙段则在2009年开通。这三段铁路虽然实现了川南地区的铁路覆盖,但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技术标准较低,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此次扩能改造,不仅是对既有线路的升级,更是对整个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的重要补强。

二、工程突破:817孔架梁与101公里铺轨的”速度与精度”​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817孔架梁和101公里铺轨两大工程节点的完成尤为引人注目。架梁工程需要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精准作业,特别是在跨越沱江、长江等水域时,施工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架桥机架设技术,确保了桥梁架设的安全性和效率。铺轨工程则面临着线路长、工期紧的挑战,施工方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增加机械设备投入,最终提前完成了铺轨任务。

“我们采用了智能化铺轨系统,实现了轨道几何尺寸的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了铺轨质量。”项目总工程师李强介绍道。这种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更为后续的运营安全提供了保障。

三、战略意义:打通川南至北部湾的”黄金通道”​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改项目的建成,将实现与已开通运营的叙毕铁路叙永至毕节段的互联互通,进而贯通成渝铁路和贵昆铁路,形成一条连接四川、贵州、云南三省的陆海联运大动脉。这条通道的打通,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1. 物流效率提升​:川南地区的货物可通过铁路直达北部湾港口,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2. 区域经济联动​: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北部湾经济区的联系,促进产业转移和资源优化配置。
  3.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为西线主通道的关键一段,隆黄铁路扩改项目将有力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西南地区的实施。

“这条铁路建成后,四川的化工产品、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将更便捷地走向国际市场。”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站后工程冲刺:年底通车的最后”拼图”​

目前,项目的站后工程(包括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等系统)均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些看似”幕后”的工程,实则是确保铁路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施工团队正在加班加点,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所有站后工程,实现全线通车目标。

“我们采用了模块化施工技术,大幅提高了站后工程的施工效率。”项目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设备供应商的协同,确保各类设备能够按时到位并顺利安装调试。”

五、未来展望:构建西南地区”铁海联运”网络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改项目的建成,仅仅是西南地区铁路建设的开始。根据规划,未来还将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的建设,最终形成连接四川、贵州、广西三省区的完整铁路通道。这条通道将与北部湾港口群形成紧密衔接,构建起西南地区通向东盟国家的”铁海联运”网络。

“这条通道的完善,将使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便捷。”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陈红升认为,”特别是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这条通道的战略价值将更加凸显。”

结语:一条铁路,连接无限可能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改项目的建设,不仅是一项重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更是西部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随着年底通车的临近,这条铁路将成为川南地区直连北部湾的”黄金通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背景下,隆黄铁路的故事,正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的生动写照。未来,随着更多铁路项目的建成运营,西南地区必将迎来更加开放、繁荣的发展前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