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人一碗面”到舆论风暴:一场小餐馆的客诉,撕开了餐饮业的服务困局

东莞霍记面馆”7人点一碗面”客诉事件后续:女主曝光真实消费140余元,舆论从支持店家转向质疑服务态度,老板删除争议视频,事件折射小餐饮经营中服务边界与信任平衡的困境。

8月的午后,东莞某老街的烟火气正浓。霍记面馆的玻璃门上,”免费续面”的红色标语在风里轻晃——这个主打”量大实惠”的饸饹面小馆,曾因接地气的经营方式成为本地人推荐的”宝藏小店”。谁能想到,一场由”续面”引发的客诉,会在这家不足30平米的小馆里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一、冲突爆发:当”续面福利”撞上”超预期期待”

故事的开端,始于一碗标价13元的饸饹面。

8月12日傍晚,32岁的李女士带着四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和丈夫走进霍记面馆。这家店她早有耳闻:”网上说老板实在,面量大,带娃吃足够。”点单时,她特意确认了”免费续面”的规则——”孩子饭量大,多续两碗应该没问题”。

第一碗面端上来时,李女士愣了愣:直径30厘米的大碗里,堆着小山似的面坨,浇上热汤后,汤面几乎要溢出碗沿。”这分量够一个成年人吃两顿了。”她回忆。但五个孩子的胃口比她想象中更”惊人”:第一个孩子吃完第一碗,意犹未尽;第二个孩子刚扒拉两口就说”还要”;第三个孩子更直接,捧着碗喊”妈妈再盛一次”。

三次续面后,厨房的厨师终于按下了暂停键。”面都续了三次,锅都快见底了。”据在场目击者回忆,厨师当时语气生硬,”下次再来吃,别一次点这么多孩子。”这句话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李女士的情绪:”我之前问过能不能续,你说能!现在孩子哭了,你倒凶上了?”

矛盾在双方争执中升级。李女士要求老板霍先生出面解决,霍先生却举着手机追出店门——此时李女士正带着孩子在隔壁包子铺等待。”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质问我’是不是故意来蹭面’,还说’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李女士的声音带着委屈,”我明明付了钱,凭什么被这样指责?”

二、舆论撕裂:从”薅羊毛”到”欺负孩子”的立场反转

这场争执的视频,被霍先生上传到了短视频平台。最初的评论区,几乎一边倒向店家:”7个人点一碗面,明摆着占便宜!””免费续面是给饭量大的人,不是一家人当饭吃!””小本生意要是因为这个亏了,谁来赔?”

但反转出现在李女士的第二次发声。她晒出了详细的消费账单:除了那碗引发争议的饸饹面,他们还点了18元的涮毛肚、两份精品凉菜和羊肉串,总计消费140.58元(含线上团购)。”有人说我们只花了76.8元,那是没算其他消费。”她在视频里红着眼眶,”但更让我难受的是,孩子被凶哭的样子。”

更戏剧性的是,有网友扒出了霍记面馆的”黑历史”:半年前,霍先生曾因”888元天价卤蛋”的争议视频被投诉,当时他同样以”对方故意挑事”为由拒绝和解;还有顾客留言称,曾在店里遇到”态度恶劣”的服务,”点错了面不让换,说’自己没看清楚’。”

舆论的风向开始偏移。支持李女士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再小的店,服务态度不能差,何况还当着孩子的面!””差评是顾客的权利,商家不能因为被批评就删视频删监控。””140块的消费,至于为几碗面闹成这样吗?”

三、真相迷雾:视频删除背后的”罗生门”

面对舆论压力,霍先生在8月14日下午删除了所有相关视频,并将店铺账号的简介改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不再续面”。当记者询问原因时,他只说”压力太大,无奈之举”,却回避了”是否因侵犯肖像权或断章取义被投诉”的关键问题。

这场”视频删除”的操作,反而让事件更显扑朔迷离。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019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商家不得制作、使用、公开他人的肖像;而消费者在合理范围内的差评,属于《电子商务法》保护的”正当评价权”。”如果视频中确实存在厨师态度恶劣的画面,商家删除视频可能是为了避免进一步侵权;但如果是为了掩盖服务问题,那就涉嫌不正当竞争。”

更耐人寻味的是李女士提到的”真实花费”。她解释,之所以选择线上团购,是因为看中了”满100减20″的优惠,”总花费140多,其中76.8元是到店支付的现金,其他是平台抵扣”。这一细节让部分网友重新审视事件:”可能双方都觉得自己’委屈’——店家觉得亏了成本,顾客觉得没被尊重。”

四、小店生存启示录:服务边界在哪里?

这场风波,最终折射出的是小本餐饮的经营困境。

霍记面馆所在的东莞老街,聚集着上百家小吃店。”现在生意不好做。”隔壁奶茶店的老板娘感叹,”租金涨了,外卖抽成高了,顾客却越来越挑剔。”霍先生的面馆主打”量大实惠”,原本是吸引家庭客群的差异化策略,却成了矛盾的导火索——当”免费续面”被过度利用,当”小本生意”成为服务态度差的借口,双方的信任基础就彻底崩塌了。

更深层的问题,是餐饮业”服务”与”成本”的平衡难题。一位餐饮行业观察者指出:”小餐馆的利润空间本就有限,一碗面的成本可能只有3-5元,续面两次就会压缩利润。但顾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如何在’控制成本’和’提供优质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每个小商家都要学习的课题。”

五、尾声:一场风波后的反思

截至发稿,霍记面馆的视频已全部下架,李女士的差评仍保留在团购平台上。记者尝试联系双方,霍先生表示”不想再提”,李女士则说:”我只希望商家能好好改进服务,别再让其他家庭遇到同样的问题。”

这场由”一碗面”引发的争议,或许终将被新的热点覆盖。但它留下的思考不会停止:当”薅羊毛”与”服务差”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当”小本生意”的压力与”消费者权益”的诉求产生碰撞,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是非对错的评判,更是对”如何让商业更温暖”的探索。

毕竟,每一家小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每一次客诉背后,都是一次信任的考验。唯有真诚沟通、互相理解,才能让烟火气里的温暖,不被一时的矛盾消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