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患胃癌手术后第六天报平安,自曝曾因长期操劳致全身器官受损,反思企业家过度透支健康的代价,并提醒年轻人爱惜身体,其经历与企业倡导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形成深刻对照。

8月4日,广东某医院的病房里,59岁的于东来对着镜头笑了笑。他穿着蓝白条纹病号服,头发有些蓬松,却难掩眼底的疲惫。这是他做完胃癌手术的第六天,视频里他举着手机,和妻子跳了一段简单的交谊舞——动作缓慢,却带着劫后余生的轻快。
“感谢医生护士,感谢朋友们的关心。”视频最后,他对着镜头深深鞠躬。评论区瞬间被”于总好好养身体””胖东来不能没有你”的留言刷屏。谁也没想到,这个曾被称为”中国零售业灯塔”的企业家,会在巅峰时期,用最直白的方式,撕开了成功背后的残酷面。
“身上器官没有一个是好的”:被透支的生命警报
这场手术并非突然。早在两年前,于东来就在直播中坦言:”我现在的身体,肺、肝、结肠都被判过’死刑’,肾脏也不好。”他掀起衬衫露出腹部,手术疤痕像一条狰狞的蜈蚣,”医生说我这身体,就像台过度运转的老机器,每个零件都在报警。”
更令人揪心的是他的自我诊断:”以前我总觉得,企业家嘛,累点是应该的。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看报表,凌晨五点到店里转一圈,晚上十点还在开管理层会议……”他说,这种”连轴转”的状态持续了二十年,直到体检报告上的”胃癌前期”四个字,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
医院的多项检查印证了他的判断:长期熬夜导致的心脏早搏、过度焦虑引发的胃黏膜病变、精神高压造成的免疫力下降……”医生说,我的身体早就拉响警报了,只是我总觉得’再撑撑就好’。”于东来在视频里苦笑,”现在想想,太傻了。”
胖东来的”反内卷”与于东来的”自我内耗”:最痛的讽刺
这场疾病,对于东来和他的企业胖东来来说,是一场极具讽刺意味的注脚。
作为中国零售业的”异类”,胖东来以”人性化管理”闻名全国:员工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年强制休假28天,连打扫卫生的阿姨都有带薪年假;超市里的水果可以免费试吃,售货员会蹲下来帮顾客挑菜,收银台永远备着热水和创可贴。于东来曾公开说:”企业的利润不能超过20%,超过的部分要分给员工;员工幸福了,顾客才会幸福。”
他像一个”布道者”,反复强调”别让员工拿身体换业绩”:禁止管理层凌晨发工作消息,要求门店晚上十点必须熄灯,甚至连收银机的提示音都要调得轻柔,”别吓着顾客,也别吵着员工”。在他的努力下,胖东来的员工流失率不到3%,顾客复购率却高达85%。
可讽刺的是,这个最懂”员工健康”的企业家,却成了自己理念的”反面教材”。他曾在直播中说:”我以前总觉得,企业家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孩子,得拼命照顾。可现在才明白,孩子会长大,可身体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别学我!”:一个癌症患者的最后忠告
手术后的于东来,开始频繁地在社交平台分享健康感悟。他晒出医院的营养餐,配文:”以前顿顿应酬喝酒,现在喝小米粥都觉得香。”他拍自己跟着护工学打太极的视频,说:”医生说我现在的状态,比手术前好多了。”
最让人破防的,是他对着镜头说的那句话:”年轻人,千万别学我!别总想着’等有钱了再养生’,等真到了我这一步,多少钱都买不回健康。”
这句话,戳中了无数”996″打工人的痛处。有年轻人在评论区留言:”我也经常熬夜加班,总觉得年轻扛得住。可看到于总这样,突然害怕了。”还有人说:”胖东来的员工能按时下班,可我们公司连周末都要打卡,健康?不存在的。”
于东来似乎听到了这些声音。他在最近的直播里,专门放了一段胖东来员工的采访:”我们的店长说过,’工作是为了生活,不是用生活换工作’。”他对着镜头认真地说:”这句话,不仅要对员工说,更要对自己说。企业家也是人,不是永动机。”
结语:健康,才是最珍贵的”企业资产”
于东来的这场病,给所有创业者提了个醒:企业的成功,从来不是靠”透支生命”换来的。那些凌晨三点的报表、没完没了的会议、24小时待命的状态,或许能换来一时的业绩,但终将变成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如他在视频里说的:”按现在的生活环境,活到80岁很正常。可很多企业家,明明能活到80岁,却因为过度劳累,60岁就倒下了。这不是’拼搏’,是’透支’。”
手术第六天的于东来,已经能下床慢慢走路了。他说,等身体好些,要回许昌看看胖东来的员工,”给他们做顿饭,聊聊家常”。或许到那时他会明白:最好的企业管理,不是让员工”拼命”,而是让他们”好好活着”;最成功的企业家,不是赚最多的钱,而是拥有最健康的身体。
毕竟,没有健康的1,后面再多的0,都只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