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向阳优焙”连锁面包店突然关停,致消费者储值卡余额10余万无法退还,加盟商投入数万元血本无归,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且负责人失联,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七月的泉州,蝉鸣裹着暑气在骑楼间游荡。洛江区万安街道的”向阳优焙”面包店前,62岁的张先生举着手机,屏幕里的储值卡余额显示着”465.8元”。玻璃门上贴着的”暂停营业”告示已经泛黄,他踮脚往里瞧,货架上的面包早已清空,只剩墙角堆着几袋未拆封的面粉——这家陪伴他三年的连锁面包店,就这样消失在了夏日里。
一、”储值卡里的养老钱,说没就没”
张先生的手机相册里存着近三年的充值记录:2022年春节充了500元,2023年女儿生日充了800元,今年年初为了凑满减又充了1000元。”他们家总搞’充500送100’的活动,说是连锁品牌,门店多,用着方便。”老人叹了口气,”谁知道7月17号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来买早餐,发现卷闸门拉得严严实实,隔壁卖豆浆的阿婆说,’昨晚半夜就搬东西走了’。”
和张先生有同样遭遇的,是泉州各个角落的”向阳优焙”会员。在丰泽区上班的白领小林翻出钱包里的会员卡,上面还印着”积分兑换蛋糕”的宣传语:”上周刚充了2000元给孩子买生日蛋糕,现在卡里还剩1800,店没了,电话也打不通。”她告诉记者,身边至少有20个朋友在这家店办了卡,”有位阿姨充了3万,说是给孙子攒学费,现在急得直掉眼泪”。
二、加盟商:”交了12万加盟费,现在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
在泉秀路原”向阳优焙”加盟店,48岁的周女士正蹲在店门口收拾纸箱。她的工作牌还挂在门把上,照片里的笑容还没褪色:”我在这干了六年店员,今年3月咬咬牙盘下这家店,交了加盟费8万、保证金3万,还进了2万的货。”她翻出一沓转账凭证,”7月17号关店那天,公司财务在群里发消息说’资金链断裂’,让我们自己处理会员卡退款。可会员的钱早就打给公司了,我们哪有钱退?”
更让她崩溃的是每天上门的顾客。”有个妈妈带着孩子来,说卡里充了5000块,就等着孩子升学宴用;还有退休教师拿着卡说,这是老伴儿生前给的养老钱。”周女士指着墙角的货架,”我现在每天卖库存面包,一元一个,赚的钱全退给顾客,可杯水车薪啊。”她翻开加盟合同,指着”会员卡充值款需当日缴回公司”的条款苦笑,”现在公司账户被冻结,我们连自己的血汗钱都拿不回来。”
三、”向阳优焙”背后的”空壳公司”
记者在丰泽区城东浔丰路的”向阳优焙”工厂店看到,卷闸门上贴着法院的封条,透过玻璃能看见里面堆放的设备和半成品面包。隔壁五金店的老板说:”这家店平时很少开门,偶尔有货车来拉货,最近半个月彻底没人了。”
通过企业信息查询平台,记者发现泉州向阳坊食品有限公司的状态已变为”失信被执行人”,执行标的37680元,法定代表人陈某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更蹊跷的是,其糕点类生产许可证已于6月20日被市场监管部门注销,而”向阳优焙”商标的注册人,竟是一家注册在厦门的空壳公司。
“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连锁品牌。”一位曾在总部工作的前员工透露,”所谓’向阳优焙’就是个招商噱头,总部没有中央厨房,产品都是加盟商自己生产,所谓的’总部培训’就是教怎么推销储值卡。”他指了指手机里的聊天记录,”今年5月,区域经理还在群里发消息,说’要加大储值卡推广力度,完成指标有返点’。”
四、10万余额成空,谁该为这场”预付卡骗局”买单?
截至发稿,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初步认定”向阳优焙”存在”未按规定退还预付款”的违法行为。但在消费者和加盟商看来,追责远未结束:”我们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公司负责人为什么失联?那些没用完的会员卡,难道就这么打了水漂?”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服务,未按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退回预付款。加盟商若明知公司无履约能力仍收取预付款,可能涉嫌诈骗。但目前最大的难点在于,涉事公司的银行账户已被冻结,资产状况不明,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充满未知。
尾声:当”连锁品牌”变成”连锁陷阱”
夕阳西下时,张先生坐在店门口的石凳上,手里攥着空白的退款申请单。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衬衫——那是他和老伴儿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我就想讨个公道,哪怕拿回一半也好。”他说。
这场发生在泉州街头的”关店风波”,撕开了预付卡消费的灰色地带:当”充多少送多少”的广告铺天盖地,当”连锁品牌”的光环掩盖了资金链的脆弱,普通消费者的信任,就这样成了资本游戏里最廉价的筹码。
或许正如周女士在维权群里发的那句话:”我们不是要讨回多少钱,是要讨个说法——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连锁店’,我们还能相信吗?”答案,或许藏在每一次消费前的警惕里,藏在每一次签约时的仔细阅读里,更藏在监管部门对”预付卡”乱象的重拳出击里。